戰略 | JDI大改革:計劃建eLEAP工廠、砍低收益事業、構筑新生態
2023-06-06 11:27:44
“如今顯示行業面臨著成本增加、需求減少、運轉減少三重困難。縱然有企業通過采取防守、縮小事業、超越等方法度過困境,但對于現在的JDI來說,必須要進行大改革了。”數據顯示,2022年度(2022年4月~2023年3月),JDI的合并業績為2707億日元,銷售額減少8.5%。營業利潤為負443億日元,當期純利潤為負258億日元,連續9年的最終赤字。
對此,在近日的決算會上,JDI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斯科特·卡隆(Scott Callon)深表歉意。
為扭轉虧損局面,JDI制定了長期戰略:METAGROWTH 2026,推進結構改革,預計2027年度銷售額7672億日元,EBITDA 991億日元,營業利潤824億日元。
JDI擁有“全球首創、世界第一”的自研技術。具體來說,實現高亮度、長壽命、高精細的下一代OLED的“eLEAP”技術,以及實現超低功耗、高精細化、大畫面化的高遷移率氧化物半導體 (HMO,High Mobility Oxide)技術等。其中,eLEAP技術可通過無掩模蒸鍍和光刻實現新一代OLED商業化。
目前在OLED顯示器的批量生產中,使用精細金屬掩模(FMM)的有機材料的蒸鍍方式是主流,但在eLEAP中,完全不使用FMM,可以用無掩模在基板上蒸鍍有機材料,以光刻方式生成OLED像素。結果顯示發光面積增加到60%,是傳統FMM基OLED的兩倍多,壽命和功耗都可以大幅提升。
另外,在FMM方式中,由于金屬掩模使用的制約,異形設計困難,但eLEAP技術解決了該問題,并且,還能夠實現超過800ppi的高精細化、顯示器尺寸大型化。
蒸鍍工序的材料使用效率低,生產時為了清洗附著在FMM上的有機材料需要其他有機材料,產生大量的有機材料的廢棄物。由于eLEAP不使用FMM,因此可以大幅抑制有機材料的使用量,可以大幅減少CO2排放量,還可以降低運行成本。
Callon說:“與傳統產品相比,亮度增加了5倍,在陽光下也很容易看到。另外,除了輕量化、低功耗化、柔軟性之外,還可以低成本生產并且可以量產。特別是,能將壽命延長3倍,這一點有很大的差別。OLED的壽命很短,大約一半的智能手機使用OLED,每3年更換一次。
從耐久性的角度來看,eLEAP作為一項也將被汽車市場采用的技術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決定支持JOLED,我們將獲得約100名頂級工程師,Callon表示“我們可以加速開發下一代OLED技術,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最好的技術。”據悉,eLEAP于2022年8月開始樣品出貨,2023年2月獲得了第一批訂單。目前正在與多家公司進行談許可協議,預計2024年開始量產。
根據METAGROWTH 2026戰略,為專注自研技術,提振業績,JDI將推進低收益事業的撤退。
首要面向的是智能手機的移動領域。在2021年度,占銷售額約4成的移動領域,在2022年度與前一年相比減少35.7%,為756億日元,構成比為28%。到2023年度,這一數字縮小到192億日元,構成比為7%。然后,2024年度為零。
另一方面,將車載及非移動(面向智能手表和VR)作為成長領域集中資源。2027年度,車載事業為1516億日元(2022年度業績為1346億日元),非移動事業為1342億日元(同期605億日元),這兩個事業將超過2022年度全公司業績。這兩項事業是增長戰略的核心。
此外,在METAGROWTH 2026中,還有一個挑戰。那就是“在以自研技術為基礎的顯示器產業中構筑新的生態系統”。換句話說,這是全球第一個建立在世界第一的技術基礎上的穩定的技術相關收入基礎。
目前為止,JDI并不是在自己的生產基地進行投資,而是在其他公司資本的生產基地進行量產,JDI是通過自研技術提高收益性的構圖。Callon比喻,用CPU來說,像Arm一樣的構造”。也就是說,Arm是一家沒有晶圓廠的公司,但其通過提供技術,實現了穩步的成長。在顯示器產業里,我們正試圖在顯示器領域建立相同的生態系統。
“在顯示器產業中,各公司提出了同樣的事業戰略,在同樣的時機進行同樣的投資,同樣會出現大赤字。”Callon稱,這樣的話,商業就不會繼續下去。JDI希望通過完全不同的事業模式,創造顧客價值。這正是因為JDI擁有強大的技術才有可能。”
日前,JDI宣布與中國HKC惠科進行戰略合作。這也關系到新的生態系統的構筑。在這項合作中,兩家公司將共同在中國境內建立eLEAP生產基地,并于2025年開始批量生產。
此外,在印度,JDI也正在就eLEAP的工廠建設進行具體協商。作為一項國家政策,印度表明了培育顯示器產業的意愿,印度政府和印度龍頭企業多次詢問技術援助和合資企業,其中很多都是關于液晶面板的生產和電視用大屏幕面板的生產。Callon指出,這樣的話,JDI的特色就無法發揮,也不符合JDI的基本戰略。“目前我們正在和一家印度公司討論為eLEAP建廠,這樣就能維持競爭力。”
另一方面,JDI生產據點的重組也在加速。2022年10月,JDI出售了位于日本石川縣的白山工廠。除了2021年12月出售臺灣的Kaohsiung Opto-Electronics、2023年1月分別出售中國的Suzhou JDI Electronics之外,JDI在今年3月還停止了愛知縣東浦工廠的生產,計劃2024年4月出售。另外,千葉縣茂原工廠的產能也減半。
通過這些措施,據說JDI已經實現了每年330億日元的固定費削減。Callon將生產基地的重組定位為“進攻經營”,他說:“JDI的目標是從重工業企業轉變為科技公司。”
生產基地的出售和重組往往被認為是“防御性”舉措,但從JDI目標的新商業模式的構筑的觀點來看,正如,這是Caron說的這是“進攻”的一步。2022年2月,JDI實現無債化,自有資本比例也提高到55.8%,財務基礎一下子得到加強。到2023年8月,METAGROWTH 2026的財務目標也將更新。
資料顯示,JDI于2012年4月開始合并日立制作所、東芝、索尼3家中小型液晶顯示器業務。東芝的顯示器業務已與松下整合,索尼的顯示器業務已與精工愛普生和三洋電機的業務整合。另外,由JDI決定支援的JOLED于2015年開始合并索尼和松下的有機EL顯示器業務。
Callon所說的“我想讓日本技術成為世界事實上的標準”的愿望能否成為現實?目前這項努力現在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